這兩種方法能讓你的奶牛快速懷孕
多年來,奶牛養殖在繁殖效率方面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單看二十年前的數字就能注意到這些顯著的進步。
在今年5月份Hoard’s Dairyman舉辦的Webinar網絡研討會上,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Paul Fricke教授首次向大家分享了1988年的調研數據,當時美國奶牛群的21天懷孕率平均為14%,20%都是不切實際的目標,僅有個別牧場會達到這個水平。
時間跨進到2019年,Fricke分享了一組新的數據,該時期奶牛群21天懷孕率平均為21.6%,有些牛群可以達到30%,甚至是40%。要是放在20年前,這根本是不存在的。
這種讓奶牛盡快配種的能力將牧場的懷孕率目標從20%提升到30%。Fricke表示,“如果無法達到20%,就說明我們出現了問題,因為當前我們具備達到這一目標的工具、技術和管理水平。”
與此同時,牛群的受胎率也呈上升趨勢。20年前,牧場的平均受胎率在34%左右,而現在平均可以達到50%。
Fricke解釋道,如果牛群的受胎率較低,提高繁殖水平的唯一方式就是給奶牛多次配種。在1998年,為了讓91%的奶牛都懷孕,平均人工授精次數為6次。而當下50%的平均受胎率,且讓90%的奶牛成功懷孕僅需3次人工授精。
是什么實現了這一顯著的進步?Fricke指出了對這些指標影響最大的兩項技術:
1. 開發并應用繁育計劃,包括同期發情策略、雙同期策略和預同期策略。
2. 應用自動化技術以監測奶牛與發情相關的活動量。
雖然這兩種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但Fricke說很多牧場都是同時應用的。實際上,他也指出了2017年美國奶牛繁殖協會繁殖獎的獲得者,沒有哪個鉑金獎的得主,他們僅依靠定時輸精或僅依靠發情監測就能讓牛群21天懷孕率的平均水平達到30%-40%。
Fricke表示,“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以實現更高的繁殖水平。”
實現高繁育周期循環
在網絡研討會中,Fricke也介紹了一個稱作“高繁育周期循環”的概念,這其中就涉及讓奶牛快速進行參配。
“如果你可以讓奶牛快速懷孕,在自愿等待期結束時,奶牛的體況損失就會減少,而這些奶牛也會表現更少的健康問題、更高的繁育力和更少的胚胎早期損失,”Fricke解釋道。
他接著總結道,“事實上,我一直在挑戰營養學家和奶農,我要求他們的牛群必須進入高繁育周期循環。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之一就是結合這些工具、程序和技術的優勢,將其應用到自己牛群的繁育策略上。”

質量保證
采用100%優質原料

快速發貨
發貨速度快免費安裝指導

維修服務
發貨起12個月內免費維修

售后服務
全年無休接受服務請求
如果您需要產品報價或其他服務,可立即撥打電話或者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和我們聯系!
咨詢優惠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