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機器人安裝在奶牛圈舍旁邊,奶牛一旦需要擠奶,會自動排隊等待機器人服務,全天24小時無需人工干預。機器人會對奶牛的乳房進行掃描定位,進行清潔消毒、擠頭三把奶,隨后通過自動感知把奶杯固定好,然后擠奶,在擠奶過程中全程記錄擠奶數據。同時,通過對牛奶取樣,機器人還自動對奶質進行檢測,檢測內容包括蛋白質、脂肪、顏色、電導率等,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牛奶,自動傳送到廢奶存儲器,牧場也可根據系統提示,對問題奶牛及時進行相關處理……這樣全自動的過程是否你也動心,不僅能夠幫助保證奶牛健康,保證牛奶的質量和產量,更重要的是解放了牧場人員的時間,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要去擠奶了,這沒有人趕著去擠奶的日子真舒服!
但實際上雖然優勢顯現,
擠奶機器人在中國的使用還處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階段。據利拉伐中國整機方案團隊經理付海涵介紹,
擠奶機器人在中國的運用推廣還在開始階段,但第一批采用的牧場,成效已經逐漸顯現。
在上海一家擁有一期4臺VMS
擠奶機器人并應用了帝波羅管理系統和活動量探測系統的牧場場主介紹,嘗試新技術和機器人不僅是為了吸引下一代留在牧場進行管理工作,也是迫于當地勞動力短缺的原因。在該牧場,
擠奶機器人自動收集、記錄、處理奶牛體質狀況、泌乳數量、每天擠奶頻率等,并將其傳輸到牧場管理系統中,一旦出現異常,會自動報警,牧場實現精準化管理。該牧場主表示,VMS
擠奶機器人和傳統
擠奶機相比,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牧場下一步的計劃是實現喂料自動化,從而進一步降低人力。
擠奶機器人在中國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在未來的推廣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定的挑戰。
付海涵認為這些挑戰主要在于牧場主對于前期投入以及投資風險的管理。同時,機器人在大型牧場的應用在全球也還是起步階段。隨著大牧場應用
擠奶機器人的成功案例越來越多,機器人的應用也將會越來越廣泛。
對于機器人未來在中國的應用前景,Graham Hardy也談到,
擠奶機器人作為一個使用了很多創新技術的創新產品,其在市場上的流行需要一定的時間。根據創新擴散理論,創新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通過一定的渠道,逐漸被人們認可并采用。對于一項創新技術或產品在一個市場的擴散來說,則要經歷突破階段,關鍵階段,自我推動階段和主流階段。在歐洲一些國家,比如荷蘭,
擠奶機器人這個創新產品已經進入主流階段。在中國,當第一批使用
擠奶機器人的牧場取得了成功后,將很快就會迎來第二階段。
Graham Hardy表示希望和中國乳業一起促進牧場的技術創新。現在利拉伐新一代的
擠奶機器人已經在國外上市,對于新一代機器人的使用期許是日擠奶量達到3500公斤,而這種期許建立在設備的升級之上,套杯比以前更快,清洗流程比以前更快,效率又有更大的提升。
工業4.0的輪廓愈加清晰,智能化愈加普及,創新技術一直在不斷提升、優化,中國牧場要更快、更好的發展,更應該跨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