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 趕牛
首先從趕牛開始,由于奶牛生性膽小,受到刺激會分泌腎上腺素抑制排乳,員工需要安靜溫和的方式趕牛,了解牛的生活習性和逃逸圈的知識能夠幫助這一工作事半功倍。
第二步 干擦
奶牛進入擠奶點后的第一步,便是對乳頭的干擦清潔,擦去附著在乳頭上的臥床墊料、牛糞以及其他污染物,有效減少乳頭附著的有機物。但由于在這個過程中,一條毛巾對應多頭奶牛,保持乳頭在牛舍的清潔往往更加重要。
設計舒適的臥床并及時清理能讓奶牛愿意去趴在上面,有效的牛舍清糞程序減少干擦程序的工作量以及體表微生物交叉感染的風險,條件允許的話,去除乳房被毛也是有效保持奶牛清潔的辦法(火燎)。
第三步 前擠
擠頭三把奶的主要目的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為了刺激泌乳反射以及棄掉低質量前奶。良好的泌乳反射能夠消除產奶流量的雙峰,雙峰擠奶不僅影響排乳曲線使產奶效率降低,乳頭長時間處于低流量高真空的環境中會處于過度擠奶狀態,造成乳頭損壞。
另一方面則是作為乳房炎監控的重要環節,培訓良好的擠奶員工往往能夠在此階段第一時間發現異常的乳房與乳汁并及時采取措施,有效保證群體的牛奶質量(體細胞數)和奶牛健康。
第四步 前藥浴和干擦
良好的前藥浴消毒應當有效殺滅牛奶乳頭皮膚上的環境性病菌,預防乳房炎感染以及污染原奶。理論上前藥浴液在乳頭停留時間應當超過30s,并且覆蓋范圍超過奶杯套杯范圍,保證體表微生物無法接觸擠奶設備。前藥浴與前擠過程的先后順序沒有區別,在前藥浴后進行前擠理論上能夠更充分地使乳頭孔接觸到前藥浴。
而套杯前需要將覆蓋乳頭的藥浴液徹底擦除,每頭牛都要單獨使用一條毛巾并且毛巾四角分別擦干每個乳頭特別是乳頭末端,擦干乳頭的順序應當由遠及近,防止手臂污染已擦干的乳頭。
第五步 套杯
套杯時需要注意使奶杯垂直朝下,檢查是否有漏氣和躥杯現象。擠奶過程的重點在于設備的選擇和使用,奶牛踢杯往往都是由于奶杯不適導致的,如果踢杯現象嚴重,牧場需要檢查
擠奶機器真空是否穩定、奶杯尺寸是否合適。
Q:何為快速、安全、健康、徹底的擠奶系統?如何監測擠奶全過程?
第六步 脫杯
只有當
擠奶機真空完全消失時才能進行脫杯,強行脫杯會使空氣吸入擠奶杯組產生牛奶倒流,增加交叉感染的幾率。
自動脫杯流量控制在0.2-1kg/min,脫杯流量的控制最重要的目的是減少低奶流量的持續時間并加快擠奶效率,防止發生過度擠奶損壞乳頭導致乳房炎風險增加。此外適當的脫杯流量控制也能一定程度影響下次擠奶效率,當乳池中存有一定量的牛奶時,下一班次擠奶套杯后會先擠干乳池中的乳汁,相當數量的牛奶能夠讓奶牛有更多時間完成泌乳反射,減少雙峰奶量的發生。
第七步 后藥浴
后藥浴液通過殺死細菌來控制傳染性細菌的傳播,這些細菌通過擠奶杯組套上后黏在皮膚上的。后藥浴液有效覆蓋乳頭是成功的關鍵,需要至少覆蓋3/4的乳頭,推薦使用深色的藥浴液以觀察覆蓋效果。
奶牛的乳頭在擠奶后需要20-30分鐘才能完全閉合阻擋環境微生物,因此在擠奶后需要牛舍內及時的上料吸引奶牛站立采食足夠長的時間。
奶牛雖然耐寒,但在冬天乳頭會成為突破點,需要注意乳頭凍瘡的發生,可以考慮使用防凍藥浴液緩解這一問題。
總結:
奶牛是喜歡一成不變的動物,任何人為刺激、設備變化以及其他因素造成的應激都會嚴重影響她們的生產性能并需要很長時間適應改變,擠奶流程的把控在于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點:
擠奶效率的保證,充分刺激奶牛泌乳反射,在適當的時間套杯使擠奶效率最大化。
第二點:
微生物防控,防止微生物入侵乳房導致奶牛體細胞升高感染乳房炎、污染擠奶設備和牛奶。
第三點:
保護乳頭,保證藥浴有效、泌乳刺激充分、擠奶真空穩定以及防止冬天凍傷都非常重要,乳頭作為乳房連通外界與乳房的唯一媒介,沒有健康的乳頭奶牛的乳房健康就無法保證,即使奶廳清潔藥浴做的再好也是徒勞。